抽滤装置反应器在冶金行业矿浆浸出反应与固液分离中的实验设计

更新时间:2025-10-14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8
一、实验背景与目标
冶金矿浆浸出(如铜、金矿石酸浸)传统工艺需 “浸出反应(搅拌槽)+ 固液分离(板框过滤)" 分步操作,存在浸出剂利用率低(≤70%)、分离耗时(≥2h)、浸出率波动大(±5%)的痛点。本实验以 “浸出 - 分离一体化" 为核心,设计抽滤装置反应器,实现矿浆浸出时实时分离浸出液,优化浸出效率与金属回收率,目标为:浸出率提升≥5%、分离时间缩短 50%、浸出剂利用率≥85%。
二、实验材料与设备
  1. 材料:铜矿石(粒径 0.1-0.3mm,铜品位 2.5%)、硫酸浸出剂(浓度 1.5mol/L);

  1. 设备:定制抽滤装置反应器(容积 5L,含搅拌桨、聚四氟乙烯滤膜(孔径 0.22μm)、负压控制系统)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(测铜离子浓度)、电子天平(测滤渣含水率)。

三、实验设计与参数优化
(一)实验变量设定
采用单因素变量法,以铜浸出率、滤渣含水率为评价指标,优化 3 个关键参数:
  1. 浸出温度(A):25℃、40℃、55℃(影响浸出反应速率,过高易致浸出剂挥发);

  1. 抽滤负压(B):0.04MPa、0.06MPa、0.08MPa(控制分离速率,过大易堵塞滤膜);

  1. 搅拌转速(C):200rpm、300rpm、400rpm(保证矿浆均匀性,提升浸出剂接触效率)。

(二)实验流程
  1. 称取 100g 矿样与 500mL 硫酸浸出剂加入反应器,设定温度、转速;

  1. 启动负压系统,实时抽滤分离浸出液,每 30min 取样测铜离子浓度,计算浸出率;

  1. 反应结束(浸出率稳定),测滤渣含水率,对比传统分步工艺(搅拌浸出 4h 后板框过滤)。

(三)最佳参数确定
实验结果显示:
  • 温度 40℃时,浸出率达 88%(25℃为 75%,55℃为 86%,高温致硫酸挥发);

  • 负压 0.06MPa 时,滤渣含水率 12%(0.04MPa 为 20%,0.08MPa 滤膜堵塞);

  • 转速 300rpm 时,浸出均匀性最佳(200rpm 浸出不均,400rpm 能耗过高)。

最佳组合:40℃、0.06MPa、300rpm。
四、实验效果验证
与传统工艺对比:
指标
传统分步工艺
提升幅度
铜浸出率
83%
88%
6%
浸出 - 分离总时间
4.5h
2h
56%
浸出剂利用率
68%
87%
28%
滤渣含水率
18%
12%
33%
五、结论
抽滤装置反应器通过 “浸出 - 分离同步进行",解决传统工艺效率低的问题。40℃、0.06MPa、300rpm 的参数组合,可显著提升冶金矿浆浸出率与浸出剂利用率,缩短处理时间,为冶金行业矿浆预处理提供高效、集成化的实验方案与技术参考。



版权所有©2025 上海元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8096号-1
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