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
生物制药领域的蛋白样品分析(如单抗纯度检测、酶活性测定、免疫原性分析)依赖酶标板(96孔/384孔)的高通量、高精度样品分配,其结果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控制(QC)与工艺优化效率。传统手动/半自动移液存在误差大、交叉污染风险高、数据追溯难等问题...
石蜡切片是组织学研究、临床病理诊断的核心样本形式(如肿瘤组织、脏器组织切片),需通过显微观察精准识别细胞形态、组织架构、染色特征(如HE染色中细胞核蓝紫色、细胞质粉红色),为疾病诊断(如癌症分型)、科研机制研究(如组织损伤修复)提供依据。传统生物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存在三大核心痛点:分辨率不足导致细微结构(如细胞器形态、细胞连接)模糊;染色对比增强不足,HE/免疫组化染色的目标结构与背景区分度低;手动操作繁琐,批量切片分析效率低且重复性差。生物显微镜通过光学系统优化、染色适配设...
台式离子计作为实验室精准测量离子浓度的核心设备,凭借“高灵敏度、抗干扰强、批量适配”优势,广泛应用于饮用水、工业废水等水质检测场景,可快速定量氟离子(F⁻)、氯离子(Cl⁻)等关键指标,解决传统检测方法(滴定法、便携式仪器)精度不足、操作复杂的问题,满足GB5749-2022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F⁻≤1.0mg/L、Cl⁻≤250mg/L)与GB8978-1996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要求。一、传统离子检测痛点与台式离子计技术优势(一)传统检测核心痛点滴定法操作繁琐:需人工...
细胞培养瓶是生物实验(细胞增殖、药物筛选、疫苗生产)的核心耗材,其性能直接决定细胞活性(存活率≥90%)、形态完整性与实验重复性。传统细胞培养瓶存在两大核心缺陷:一是透气设计不合理(如密封过严或透气膜孔径不当),导致瓶内O₂/CO₂交换不足(O₂浓度<20%、CO₂偏离5%),细胞缺氧代谢紊乱;二是灭菌工艺适配性差(如湿热灭菌导致塑料老化、EO灭菌残留环氧乙烷),引发细胞毒性(存活率下降15%-20%)。通过优化透气结构与匹配灭菌工艺,可显著提升培养瓶适配性,保障实验数据可靠...
FEI赛默飞分析柱以“高效分离+精准适配+稳定输出”为核心,打通色谱分离到精准检测的全链路,成为科研与工业检测的核心支撑,具体优势如下:一、高性能填料与柱体设计,筑牢分离基础分析柱的分离效率取决于填料性能与柱体结构。FEI赛默飞采用高纯度硅胶基质填料,粒径均匀性达99%以上,通过表面键合技术优化官能团密度,可实现目标组分的快速吸附与脱附。柱内径精准控制在2.1-4.6mm,柱长适配50-250mm不同需求,配合低死体积柱接头设计,减少样品扩散损失,理论塔板数最高可达80000...
在高校化学科研(有机合成、无机络合、催化反应等)中,反应产物浓度的动态监测是揭示反应机理、优化反应条件(温度、催化剂用量、反应时间)的核心手段。例如有机合成中的偶联反应、无机反应中的配位反应,需通过实时追踪产物浓度变化,确定反应终点(避免过度反应)、计算反应速率常数(k值)。传统监测方法(如滴定法、色谱法)存在显著痛点:滴定法步骤繁琐(单样品检测需15分钟)、无法实时跟踪;色谱法(如HPLC)设备昂贵、操作复杂(样品前处理需30分钟),不适合高频次动态监测。可见分光光度计(4...
城镇自来水管网(DN100-DN1000)是饮用水输送的核心载体,管网老化(服役超20年管道占比超30%)、第三方施工破坏易导致管道泄漏,引发地下水混入、水质恶化(如离子含量升高)。电导率作为反映水中离子总量的敏感指标(自来水标准≤420μS/cm),可快速判断管网是否存在泄漏(地下水电导率通常>1000μS/cm)、消毒剂残留衰减等问题。传统管网巡检依赖实验室离子色谱法检测,存在检测滞后(24小时出结果)、取样成本高、覆盖点位有限等痛点,导致泄漏点难以及时定位,水质隐患持续...
实验室化学试剂(如乙醇、二氯甲烷、DMF)的纯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,溶剂蒸馏提纯是去除杂质(如水分、低沸点挥发物、固体残渣)的核心手段。传统蒸馏方法(如常压蒸馏、简易减压蒸馏)存在显著痛点:常压蒸馏需高温(如乙醇沸点78℃)导致热敏性溶剂(如C₂H₅OC₂H₅)分解;简易减压蒸馏效率低(200mL溶剂需4小时)、溶剂回收率不足70%;且开放式操作易引入污染,难以满足痕量分析(如HPLC、GC-MS)对“溶剂纯度≥99.9%”的要求。旋转蒸发仪凭借“低温高效蒸馏、高溶剂回收...
高分子材料(如PE、PET、PVC、PA)的性能测试(红外光谱、XRD、拉伸强度、热稳定性)依赖均匀、无损伤的粉碎样品——颗粒度不均会导致红外峰形偏移、XRD数据重复性差,而制样过程中的热损伤(如软化、降解)会直接改变材料本征性能。传统粉碎制样方法(剪刀剪碎、普通mortar研磨、高速刀片粉碎)存在三大核心痛点:颗粒度波动大(RSD≥15%)、摩擦生热导致热塑性材料降解(如PET在60℃以上出现特征峰偏移)、批量制样效率低(单样品耗时15-20分钟),难以满足材料测试“精准、...
扫码关注
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