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检测滞后:定时取样送检,无法实时捕捉制水系统波动(如树脂再生失效导致电导率骤升),易造成不合格水批量使用;
数据完整性不足:手写记录易出错、难追溯,不符合 GMP 对电子记录的 ALCOA + 原则;
温度影响忽略:未进行温度补偿,不同环境温度下检测结果偏差超 30%(如 10℃时电导率实测值较 25℃标准值低 28%)。
精度与量程:选量程 0.01-100μS/cm、精度 ±0.01μS/cm 的型号,适配纯化水低电导特性;
合规功能:支持数据自动存储(≥10 万条)、审计追踪与电子签名,满足 FDA 21 CFR Part 11 要求;
安装方式:在线式用于制水系统实时监测,便携式用于用水点抽检,实验室台式机用于校准验证。
制水端:在反渗透(RO)产水口、EDI 模块出口安装在线电导率仪,实时监控核心制水单元性能;
储存与循环管路:在纯化水储罐出口、循环主管路末端布点,监测微生物滋生或管路污染导致的电导升高;
关键用水点:在制剂配料、无菌清洗工位设置便携式检测点,每批次生产前抽检确认。
温度补偿:开启 ATC 功能,确保 25℃标准值换算精度(误差≤±0.05μS/cm);
校准周期:在线仪器每月用标准KCI溶液(1413μS/cm,25℃)校准 1 次,便携式仪器每两周校准;
报警设置:设定双阈值报警(预警值 1.8μS/cm,超标值 2.1μS/cm),触发后自动切断制水系统并推送通知。
纯化水异常检出响应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30 秒,避免 1 批次因电导率超标(3.2μS/cm)导致的制剂报废,挽回损失 12 万元;
数据追溯效率提升 95%,顺利通过 NMPA 现场核查;
制水系统树脂再生周期精准把控,耗材成本降低 18%。
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sitemap.xml